之前總覺得附生植物是“山里的寶貝”,像石斛這種長在樹干上的,怎么著也得去森林里才能見著,壓根沒想過能搬回家陽臺。直到去年從朋友那順了個小芽,用松鱗(就是松樹皮碎)隨便埋在陶盆里,掛在陽臺欄桿上——你猜怎么著?每天下班拎著噴水壺滋兩下,周末想起才泡點蘭花營養液,居然沒倆月就冒了花劍!開出來的粉紫色小花串,比蝴蝶蘭還迷你精致,風一吹就晃,像掛了串會動的小蝴蝶結,路過的鄰居都湊過來問“這是什么花?這么好看”。
最驚喜的是看它長根——透明塑料盆里,白胖的氣根順著盆壁往上爬,有的還鉆到松鱗縫里,摸起來肉肉的,跟小蘿卜似的。
每次澆水我都要扒著盆看半天,比養多肉還上頭!
多肉總怕水多爛根,石斛倒好,氣根越露越精神,你給它點空氣就能活,哪有什么“養殖門檻”?
后來我越玩越瘋:撿了個樹洞造型的枯木,把石斛老樁塞進去,擺在玄關當“生態擺件”,客人一來就問“這是野采的?”,其實就是路邊撿的枯木加棵石斛,比買的陶瓷擺件有生命力多了;還把小棵用麻繩綁在飄窗竹簾上,垂下來的氣根纏在竹條上,一拉窗簾,氣根跟著晃,帶點濕乎乎的雨林感,比養綠蘿有意思——綠蘿還總往地上掉葉子,石斛連落葉都少。
最適合我們這種“職場懶人”——早八晚六,到家都累得不想動,哪有時間天天澆花?石斛就吃這口“懶”:出差一周回來,摸葉子還是脆生生的,花還在開;就算忘了澆水,葉子有點卷,噴點水倆小時就恢復,比月季強一百倍——月季天天要打藥防紅蜘蛛,石斛連蟲都不招;比多肉強,多肉渴一天就皺成干,石斛噴點水就活,簡直是“懶人養花天花板”。
最近在拼多多刷到云南商家,30多塊能買秋石斛、春石斛好幾個品種,還帶苔蘚球包裝,拆開直接種,不用換土不用緩苗——我立馬下單了白、黃兩種花色,打算放衛生間窗臺上。
衛生間潮乎乎的,正合石斛的意,等開花了,洗澡的時候看一眼,比貼馬賽克瓷磚有溫度多了。
你說現在養花圖什么?
不就是圖個“不用費腦子還能有成就感”嗎?
石斛剛好踩中所有點:好看、好養、能折騰創意,關鍵是不管你之前養死過多少綠蘿、多肉,它都能給你點信心——你連石斛都養不死,還怕養什么?
我現在陽臺一半空間都是石斛:大盆掛欄桿,小盆塞枯木,連窗臺都擺了幾棵迷你苗。
每天下班先噴噴水,看看花,比刷手機還治愈。
要是你也想給家里添點生機又怕麻煩,真可以試試——說不定你家陽臺,明天也能掛滿“會開花的小蝴蝶”。



